一箱卖80元 这种常见的农作物身价倍增!撑起超百亿大产业!秘诀是什么?
推荐阅读:
有着“中国马铃薯之都”美誉的乌兰察布,位于阴山山脉,昼夜温差大,光照充足,是土豆的黄金种植带,产量占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将近一半。
火山脚下丰收忙
土豆分拣有门道
在杨贵村的一个土豆种植基地,记者发现,这里土豆的皮是红色的,名字叫“后旗红”。察右后旗境内有乌兰哈达火山,这些土豆就是长在火山脚下,这些土豆可以说是“喝”着火山岩浆矿泉水,享受着北纬41度的充足日照长大的。


现在,规模化的恒温贮藏,让土豆实现了错峰销售,同时电商拓宽了销路,让土豆身价倍增。这边有电商主播直接来田间地头带货,都是现场包装,每个土豆都穿上了防撞衣。

新农人回乡创业卖土豆
新理念带动乡邻增收致富
察右后旗是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的核心区域。中秋后的第一天,察右后旗朝阳村马铃薯地里,一大早收割机就开始工作。红色的马铃薯就是当地的特色品种——“后旗红”。工人们正以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分拣,一头是麻袋装的,一头是纸盒装的。这块地的种植户郭润和女儿郭晨慧一早就来到地里,查看马铃薯的分拣情况。



个头大、口感绵、绿色无污染的“后旗红”土豆,经过郭晨慧的精心种植、选品和营销设计,在网络上迅速走红,其中精品款土豆甚至能卖上10元一斤的价格。

粮食“十八连丰”在望
肉奶产量全国居前
内蒙古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。那么,当地今年的粮食收成情况如何?粮食生产是否又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呢?央视财经记者对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李秉荣进行了专访。


除了生产奶和肉,内蒙古还种植玉米、小麦、马铃薯、杂粮杂豆等粮食作物,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732.8亿斤,排到全国第八。但是与此同时,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,水资源严重短缺,生态环境脆弱。既要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,又要生产大量农畜产品,内蒙古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。
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李秉荣:为养而种、种养结合、农牧循环。我们把大概6500万亩玉米、1300多万亩杂粮杂豆、适宜种草的耕地,用作“草畜一体化”发展这种新模式中。全部落实的话能够饲养5000万个牛单位,5000万个牛单位每年大概出栏4000万头牛,就是1.6万亿的产值,大大突破了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。

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李秉荣:全国大概30%到50%的优质种薯,我们内蒙古能够提供。加工业上来了,全产业链建立了。我们马铃薯产业现在是大概130个亿,未来起码能翻一番或者更多。

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李秉荣:我们出台了草畜平衡条例,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果能够落实到位的话,我们未来农牧业产值大概是1到1.5万亿,大概是现在的3到5倍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