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始理财之前,你必须要考虑清楚的几件事情
不管是初入社会每月强制储蓄千元的职场新人,还是手握重金的成功大佬,在理财之前可能都没想清楚几件事情。
要么全部资金放在保本产品里面,年化收益很低,要么全部资金又放在股票或股票基金里面,一旦遭遇单边下跌行情,亏损得惨不忍睹,甚至超过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。

那么,理财的初衷是为了什么?怎么才能达到我们投资理财的初衷呢?
01
投资目标是什么?
初入社会的新人储蓄很少,可能需要资产快速增值,全部将每月结余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投入资本市场,预期3年后取出凑足买房首付;
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一族,可能需要资产收益相对稳健的同时,也有博取更高收益的机会;
即将退休的养老一族,可能最看重的是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合理的增值,资产本金的安全性可能是他们最看重的。
验证码:ff182z1
清晰、合理、匹配自己的投资目标是理财投资的灯塔,方向对了才不会南辕北辙。
一般投资人需要关注的投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:
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?
理财投资或理财投资组合的预期年化收益多少?与预期收益相对应的风险自己能否承受?
投资期限是多久?(3个月、半年、1年或者是3-5年?)
未来资金的流动性有没有要求?比如一年后是不是要去报考MBA需要10万元资金?
投资期限内,未来是否有源源不断的现金补充到投资组合中?比如每月、每季是否有收入?结余继续投入理财?
自己对某些投资策略或资产类型、理财产品有没有特殊的偏好?比如有些人倾向于投资房产、一些更看重基金市场、一些人只相信银行保本产品等等。
02
基于投资目标合理分配资产到不同类型产品中
其次,基于投资目标合理分配资产到不同类型的产品中
有了清晰的投资目标,才会有正确的匹配自己的投资方法,再确认符合需求的整体资产配置方案,这是一个渐进的关系。
彼得林奇说过,想要在长期投资中做到风险最小化,收益最大化,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投资方法,还要有配置合理的投资组合。
假设你是一个求稳但也想把握市场增长高收益的中年人,且有1000万用于金融投资,5年内收益目标为年化10%,那么基于投资目标,可能你的配置方案是10%股票基金、20%宽基指数基金、20%固定收益理财、30%房屋等实物资产、20%用于家庭保障规划。
具体的配置比例,每个家庭可能不完全一样,可以参考标准普尔图的配置逻辑再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优化。

03
基于不同资产类型的不同目标配置比例
选择具体的投资标的
正如前文中假设10%用于投资股票基金,但具体投资的时候,仍有很多决策需要认真分析后再做决定。比如,通过哪个银行或哪个平台投资股票基金?投资哪种类型的基金?哪个基金公司的哪一只基金?投入的具体时间点是什么时候?一次性投入还是分批投入?预先设定的止盈点和止损点在什么位置?每一类资产的投资都涉及到具体的投资标的、投资时机、投资进入方式、退出方式等细节。
04
资产配置组合的优化、调整和再平衡
资金全部投入后,并不是高枕无忧了。
随着市场的变化,每一类投入的资产,可能会按照既定的预期获得收益,也可能违背预期获得更高的收益、遭遇极端行情获得更低收益甚至亏损等。比如,配置的30%股票基金短时间内超预期上涨,资产组合占比中已经占到了50%,那么超出的20%就在“初衷”中的资产配置比例偏离了20%,应该适时考虑是否将当前超比例部分转移到其他低比例资产中去。
并且,如果一类资产短时间类超过预期增长,那么它有可能达到了当前估值的高点,有可能会下行调整,适时调整上涨部分持仓比例也达到了锁定部分收益的目的。
除了配置产品本身价格的涨跌之外,国内、国外市场整体也可能发生大的变化,比如国内发生降息,那么我们应该立即调整资产组合的目标收益率;又比如最近国家多次出手调控房产,如果持有的房产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、或者是持有房产在资产中占比过高,那么就应该考虑是否适时卖出一些房产。

理财之前,预先设立好投资目标、想清楚资产配置比例、以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进入市场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优化平衡资产包、退出机制,想清楚后再行动,避免遇到波动懵懵懂懂,遇到事情不知所措,遇到机会白白错过。
钝哥和钝嫂生于贫穷与匮乏,曾经一无所有,现在俩娃相伴,负重前行,欢迎您关注小夫妻的公众号,日日更新,永不断档

